第九次学术大会暨康复治疗技术培训班在资阳召开
7月12日—13日, 第九次学术大会暨康复治疗技术培训班在资阳召开。 本次大会由
主办,资阳市中心医院承办。以 “襄盛举、携嘉彰、固卓越” 为主题,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期待通过分享前沿研究成果、探讨临床热点难点、交流先进技术经验,进一步凝聚行业智慧,激发创新活力,共同推动我国康复治疗专业向着更加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方向阔步迈进。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原一级巡视员、协会顾问、四川省卫生社区协会会长彭杰,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学科主任、协会首席专家顾问何成奇教授, 四川省民政厅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李泽明,资阳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四级调研员李军, 会长刘沙鑫教授 ,资阳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肖贵宝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康复医学医学会作业治疗专委会主委、山东第二医学大学康复医学院副院长、康复工程研究院院长李奎成教授,中国康复医学医学会物理治疗专委会主委、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副院长祁奇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治疗中心主任南海鸥教授,贵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省职工医院)康复中医党支部书记、康复部主任郑栋华副教授以及 各位副会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全体会员代表以及第三届 康复治疗师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协会优秀会员单位代表、协会2024-2025年度优秀康复治疗师等共计300余人参加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资阳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余小夏, 秘书长苏俊主持。 大会合影 新版四川省康复治疗师行为规范和行业自律白皮书发布 开幕式上,刘沙鑫发布了《四川省康复治疗师行为规范和行业自律》2025版白皮书。 刘沙鑫表示,该白皮书自2021年发布以来,通过各单位、各会员在实践中总结、反馈,历经4年修改完善,从8000多字丰富到1万多字。全书进行了上百处的修改修正。 其中,“四川省康复治疗师行为规范”三章共42条扩展至48条,特别是对康复治疗师职业设置做了详细阐述。建议“职业大典”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下增添康复治疗专业人员一个小类,设置康复治疗师(也就是综合康复治疗师/全科康复治疗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假肢矫形师五个职业,对两个“康复治疗师”进行了诠释,并规范了职业职称的统一中英文称呼。 同时,把最后一部分“康复医学与康复治疗”介绍,修改为“推动康复治疗发展指引”,增添了400多字的内容,保留相应专业介绍,提出一些新的康复治疗事业未来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对部分现有或者将来即将开展的工作,在其做法上提出了具体的指引,为临床康复管理推行提出了可行性的方案。 刘沙鑫表示,当然任何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不断发生变化的,《四川省康复治疗师行为规范和行业自律》白皮书,可能也无法全部符合每一个康复单位、每一个专业个体。期望康复广大同仁能继续帮助下,不断的修改完善发展。争取在下一个4年或5年,提出更多更科学,更好更可行的新版《四川省康复治疗师行为规范和行业自律》白皮书。 “白皮书的发布其目的是为我省康复治疗师提供专业指引,使康复治疗师执业符合该专业的道德标准及执业规范。从而充分发挥医疗卫生社会组织的教育引导和约束作用,加强全省康复治疗师行为规范,维护四川省康复治疗师的合法权益,推进全省康复治疗师队伍的建设。”刘沙鑫最后表示。
会长刘沙鑫 发布了《四川省康复治疗师行为规范和行业自律》2025版白皮书 共同探索“医院-社区-家庭”无缝衔接的康复服务链 彭杰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 团结带领广大康复治疗师,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我省康复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为四川省卫生社区协会会长,则尤为关注康复服务在基层、在社区的落地生根。 社区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家园,也是慢性病管理、老年照护、疾病后功能恢复的重要阵地。希望协会未来协会强化社区康复导向,推动服务下沉。鼓励广大康复治疗师深入社区、了解需求,将高水平的康复理念和技术转化为社区可及、居民可用的服务。加强协同联动,构建服务网络。 希望协会与卫生社区协会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探索“医院-社区-家庭”无缝衔接的康复服务链。聚焦人才培养,夯实基层力量。 鼓励和支持康复治疗师扎根基层,提升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康复以及老年、残疾人康复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能力,成为社区居民身边的“健康守门人”和“康复守护者”。注重科技创新与适宜技术推广。 积极拥抱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应用,探索发展远程康复、智慧康复在社区场景的应用。同时,大力推广简便、有效、安全的社区和家庭康复适宜技术,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原一级巡视员、协会顾问、四川省卫生社区协会会长 彭杰致辞 共同描绘我省“智慧康复”的新蓝图 何成奇在致辞中表示,过去一年,协会在推动我省康复治疗专业队伍建设、提升技术水平、促进行业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规范康复治疗技术是永恒的主题。”何成奇表示,希望协会要持续发挥行业引领作用,积极推动和参与国家及省级康复治疗技术标准、操作指南、质控体系的制定与完善。要大力倡导循证康复理念,鼓励基于高质量证据的临床实践。让规范化的理念和技术扎根于每一位康复治疗师的日常工作中。数字康复技术 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协会应积极关注并推动物联网、可穿戴设备、远程康复、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大数据平台等技术在康复评估、治疗、监测与管理全流程中的应用。要鼓励探索基于数字技术的个性化、精准化康复方案,打破地域限制,提升康复服务的可及性和效率。期待本次年会能涌现更多关于数字康复的实践案例和研究进展,共同描绘我省“智慧康复”的新蓝图。 何成奇还表示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为康复医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AI在康复领域的应用,绝不仅仅是锦上添花,而是具有重塑格局的潜力。 协会应敏锐把握这一趋势,鼓励跨学科合作,积极与人工智能、工程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专家携手,共同攻克技术难关,推动AI在康复领域的安全、有效、可控、可及落地应用。让AI真正成为康复治疗师的得力助手,为患者带来更智能、更便捷、更高效的康复体验。 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主任委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学科主任、协会首席专家顾问 何成奇教授致辞 发挥好“引领者”“平台者”“服务者”的作用 四川省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李泽明在致辞时表示, 作为我省康复治疗领域的专业社会团体,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紧密围绕健康四川建设大局,在加强行业自律、搭建学术平台、促进人才培养、推动技术创新、服务会员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协会已成为凝聚全省康复治疗师智慧力量、引领行业规范发展的重要阵地,其桥梁纽带作用日益凸显,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中心作为联系、服务、指导社会组织的平台,欣喜地看到协会的蓬勃发展,对协会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由衷的赞赏和充分的肯定。 希望协会继续发挥好“引领者”“平台者”“服务者”的作用。 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部治理,提升服务能力。持续深化理论研究,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引领康复治疗技术不断向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积极倡导行业新风尚,弘扬职业精神,塑造康复治疗师队伍的良好社会形象。持续打造高水平、高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省内外、跨学科、跨领域的深度合作与融合。鼓励创新思维,支持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与应用,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实践有效转化。要关注基层,推动优质康复资源下沉,助力提升全省康复服务的均等化水平。紧密联系广大会员,倾听诉求,反映呼声,维护合法权益。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为康复治疗师的专业成长和能力提升创造更多机会、提供更好支持。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提升全社会对康复医学价值和康复治疗师职业的认知度与认同感。 四川省民政厅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 李泽明致辞 为区域内外康复事业共同发展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李军在致辞时表示,资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35000年前,古老的“资阳人”开启了四川人类文明史,哺育了东周孔子之师苌弘、西汉辞赋家王褒、东汉经学家董钧、北宋大理学家陈抟、南宋大数学家秦九韶。近年来,资阳市市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国省重大战略机遇,形成了造车、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经济增速排位形势良好。 大会是全省规格较高、影响力较大的康复医学专题学术会议,也见证了全省乃至全国康复领域日新月异的高质量发展。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康复医学已经成为多学科融合交叉、应用性强、发展迅速的应用技术学科,也是医学各学科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已从过去的辅助诊疗日益转变为服务医疗全流程的综合平台,学术发展的影响力持续攀升,促进康复医学事业走向大众视野、群众舞台。 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为区域内外康复事业共同发展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实时掌握康复专科建设及发展的前沿动态,为康复学术交流营造更为浓厚的共情氛围,推动康复业务人员素质和能力明显提升,助推区域医联体各成员单位康复事业协同发展。 共同推动康复治疗事业奔涌向前 会长刘沙鑫表示, 本次大会以“襄盛举、携嘉彰、固卓越”为纲,其意深矣,其情切矣。 “襄盛举”,乃你我同心共赴之约。此刻,康复治疗恰如春潮涌动,融入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宏阔版图。我们共同肩负着回应社会殷切期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时代重任。这场盛会,正是我们汇聚八方智慧、激荡思想火花、凝聚行业磅礴力量的殿堂。无数涓滴奔涌,终能汇成推动康复治疗事业奔涌向前的时代洪流。 “携嘉彰”,是向同行者由衷的致敬与铭记。今日群贤毕至,其中多少同仁默默耕耘于临床一线,在无数个晨昏之间,用专业与温度修复生命的尊严与活力。你们在社区康复中播撒希望,在重症康复中创造奇迹,在技术革新中勇开新路——嘉言懿行,当彰于众。彰显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不仅为表彰其功绩,更是为行业树起精神的灯塔,照亮后来者前行的方向。 “固卓越”,则是我们面向未来立下的铮铮誓言。康复治疗事业的生命线在于持续精进的专业高度。我们需以本次大会为坚实阶梯,深耕专业沃土:既要固守专业标准与伦理之基,规范诊疗行为,筑牢质量长城;更要勇立潮头,在精准康复、智慧康复等前沿领域锐意探索,让创新成为驱动专业前行的不竭引擎。唯以追求卓越为永恒坐标,方能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不负生命之重托。
会长 刘沙鑫致辞 年会成为“智慧的盛宴”“友谊的桥梁”“行动的号角” 资阳市中心医院党委专职副书记、副院长肖贵宝表示,资阳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作为重点发展学科,已然成为资阳市康复专业的医、教、研核心。科室汇聚了一支由资深专家、经验丰富的医师、康复治疗师及护士组成的专业团队,秉持“以患者为中心,功能重建为核心”的理念,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康复诊疗服务。我们深知,康复治疗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患者的最终获益。 未来,该院将着力从体系建设、能力提升、模式创新、政策保障等维度推动医院康复学科加速发展,充分发挥区域龙头医院的引领作用,探索“医养结合”“康复+护理”“中西医结合”等多元化服务模式,搭建起市、县、乡三级康复网络,实现学科内涵持续提升,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康复诊疗服务。 同时希望本次年会成为“智慧的盛宴”“友谊的桥梁”“行动的号角”,共同推动康复治疗技术的革新与进步,共同谱写四川康复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资阳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肖贵宝致辞 10名优秀康复治疗师,2家优秀会员单位及技能大赛获奖者受表彰 开幕式上,还表彰了协会“2024-2025年度优秀康复治疗师”10名,“2024-2025年度优秀会员单位”2家,颁发了第三届 康复治疗师技能大赛奖项。本届技能大赛参赛队伍共计28支,“肌骨组”和“神经组”各14支,最终分别评出个人综合、个人理论、个人实操,团队理论、团队实操、团队综合排名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 本次大赛以临床工作任务为导向,根据康复治疗岗位工作要求,本次大赛采取“理论考试+技能操作”组合方式进行考核。在考核内容设置上将本着“标准化、适中、适合”的原则,检验康复治疗师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 康复治疗师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旨在促进我省在岗康复治疗师的技能教育和训练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增进康复治疗师之间的了解,提高康复治疗师的职业素养、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康复基本技能与操作水平及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同时也是展示我省康复治疗师风采的平台。 通过此次技能大赛的举办,达到了以赛促治、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的,为推动我省康复治疗行业发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技术技能康复治疗人才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颁奖仪式 专家大咖云集 探索康复治疗未来发展实践 在主题发言环节,何成奇、李奎成、祁奇、武百山、喻鹏铭、郑栋华、罗伦、高强、吴孝军、余小夏等专家分别就《互联网康复战略思考与华西实践》《分级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上肢康复中的应用》《物理治疗的新质生产力》《超声可视化肩关节精准微创疼痛介入治疗》《重症患者的气道廓清治疗要点释遗》《肌骨康复临床思路浅晰》《以个案PPT制作指导下的康复治疗质量控制管理》《虚拟现实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基于心肺运动试验制定心脏康复运动处方》《构建综合医院中西医协同康复平台的标准化管理流程探索》作了主题分享。 何成奇教授授课 李奎成教授授课 祁奇教授授课 武百山教授授课 喻鹏铭教授授课 郑栋华教授授课 罗伦教授授课 高强教授授课 吴孝军教授授课 余小夏教授授课 7月13日,吞咽康复治疗技术、颈椎整脊技术、疼痛康复治疗技术培训班顺利开班。其中,吞咽康复治疗技术班中,王玲、张银、范慧敏、游月等专家就“吞咽造影在吞咽功能障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电子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的标准化操作”“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神经性吞咽障碍的疗效及操作规范”“吞咽康复治疗技术与实操要点”进行了讲解。颈椎整脊技术培训班中,毕文光、陈涛、刘思语等专家就“颈椎整脊技术概述”“颈椎整脊技术原理及评估”“颈椎整脊技术实操”进行了讲授。在疼痛康复治疗技术培训班中,张驰、陈倩、叶菱、漆涛、刘庆、等专家就“冲击波肌骨应用思路”“经颅磁刺激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最佳靶区的选择”“骨质疏松全程管理问题集锦”“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治疗进展”“腰痛诊疗策略”进行授课。 在 第六届青年论坛上,闫彦宁教授、夏勇教授就“数字疗法及其在作业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康复医学基础研究中的课题挖掘与实验设计:以青年论坛运动干预机制研究为示”作主题分享,并为青年论坛获奖选手颁奖。本次青年论坛一共6名选手进入决赛,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 闫彦宁教授授课 夏勇教授授课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