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第五届康复治疗及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5月25日,由
主办、成都健嘉康复医院承办的“2025第五届康复治疗及产业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以“新标准·新内涵·新高峰”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康复医疗领域顶尖专家学者、产业领袖及行业精英,共同探讨康复医疗产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发展路径,为推动西南地区康复医疗事业迈向新高度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健嘉医疗集团首席医疗官、北京健嘉康复医院院长席家宁教授,
会长刘沙鑫,成都健嘉康复医院院长王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教授王东川主持闭门会议。协会副会长陈奕杰、苏文渊,秘书长苏俊,副秘书长张晗出席会议并主持学术会议,办公室主任陈政铭参加会议。 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席家宁教授致辞 老龄化与政策红利为康复医学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席家宁表示,成都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枢纽,承载着国家赋予的“健康中国2030”战略使命。近年来,成都市明确提出建设“国际医疗中心城市”,并出台《关于推进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康复、老年护理等细分领域。 数据显示,成都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已超21%,慢性病、术后康复、功能障碍患者群体持续扩大,而专业康复医疗机构覆盖率不足30%。与此同时,成都中高收入群体对高品质康复服务的需求年均增长达15%以上。 老龄化与政策红利为康复医学创造了历史性机遇,成都作为西部核心城市,需求与资源错配问题亟待解决。健嘉康复若能在服务网络下沉、技术融合、政策协同方面精准发力,有望成为区域康复医疗标杆,同时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未来竞争将聚焦于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能力。
会长刘沙鑫教授致辞 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康复产业生态圈 刘沙鑫表示,本次大会以“新标准·新内涵·新高峰”为主题,既是对康复治疗领域发展现状的深度回应,更是对未来方向的擘画与展望。当前,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推进,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康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康复治疗已从传统的疾病后功能恢复,逐步迈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新阶段。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辅具、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革新,正深刻重塑康复治疗的服务模式与产业生态。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格局,我们亟需以新标准引领规范,以新内涵赋能实践,以新高峰锚定目标,共同书写康复治疗及产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以“新标准”夯实行业发展基石。标准是质量的保障,更是创新的起点。作为行业协会,我们始终将标准建设作为核心任务,牵头制定地方性康复治疗技术指南,推动康复治疗师规范化培训等标准化流程落地。未来,我们呼吁全行业共同参与标准体系的完善与推广,让“循证为本、规范先行”的理念贯穿康复治疗的全链条,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优质服务。 以“新内涵”驱动学科价值提升。康复医学的内涵正在不断拓展:从单一的躯体功能康复,到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重建;从临床治疗的后端环节,到融入早期干预、预防保健的全程管理。这要求我们突破传统思维,探索创新模式。需要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学科交叉、技术融合,共同丰富康复治疗的时代内涵。 以“新高峰”擘画行业发展蓝图。四川作为西部医疗健康高地,肩负着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辐射西南地区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我们依托政策支持与资源优势,在康复人才培养、技术下沉、产业孵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站在新的起点,我们仍需以攀登者的勇气,瞄准三大“高峰”:一是技术高峰,加快康复机器人、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的临床应用;二是服务高峰,构建覆盖城乡、公平可及的康复服务网络;三是产业高峰,推动康复医疗与健康管理、保险支付、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康复产业生态圈。 成都健嘉康复医院院长王琰教授致辞 共同铸就康复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王琰表示,康复医学是连接临床治疗与功能重建的桥梁,更是提升生命质量的重要支撑。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深入推进、老龄化社会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康复治疗及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健嘉医疗布局西南地区的首家康复专科医院,成都健嘉始终以“让康复点亮生命”为使命,在战略布局、学科建设、人才培育等维度持续探索。 人才是康复事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康复的精度源于专业的深度。在成都健嘉,我们始终相信:一流的康复技术,需要“专科精耕”与“体系化培养”双轮驱动。为此,我们构建了覆盖“新手-骨干-专家”全周期的人才培育体系,通过“外引内培+权威研修”的人才发展战略,细分重症康复、神经康复、运动康复、呼吸康复、心身康复等8大亚专科,对康复治疗师团队进行 “专科化培养”。 康复治疗及产业的发展关乎着无数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关乎着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动其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我们携起手来,打破学科壁垒,汇聚各方智慧,积极交流合作,共同探索创新,为康复治疗及产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受益于先进的康复理念与优质的康复服务,共同铸就康复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康复医疗进入发展快车道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深入推进,康复医疗已成为临床医疗和分级诊疗的重点发展领域。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加速推动康复医疗工作的发展,促使行业向标准化、规范化转型。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的高发以及术后康复需求的激增,使得康复治疗的内涵从传统的“疾病后期干预”向“全周期健康管理”延伸。公立综合医院纷纷建立完备的康复医疗科体系,社会办医也形成了规模化、体系化的发展态势。AI智能康复、脑机接口、数字疗法、细胞治疗等新技术的突破,更是让康复医疗行业迎来了“标准重构”与“内涵升级”的关键窗口期。 在此时代背景下,
凭借其在康复医疗领域的专业实力和行业影响力,积极组织召开康复治疗及产业发展大会,旨在搭建一个产、学、研、用多方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康复医疗产业的创新发展。 汇聚行业智慧,共商康复产业发展新图景 本次大会,授课专家围绕康复治疗评价体系的行业新标准及区域发展、科研成果与临床应用中产业端对前沿技术的成果转化、康复治疗师数量和专业能力与新兴需求匹配的人才缺口、连锁化康复医疗集团的标准化复制与扩张、AI智能康复技术及设备进一步赋能康复治疗等多个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最后的闭门会环节,更是“引爆”了参会人员讨论的热情,围绕康复治疗师职业发展瓶颈与多元化晋升路径构建;医保政策调整下康复产业的成本控制与服务质量平衡;未来康复人机共存模式,是“人-机”还是“机-人”;老龄化加速下社区康复发展的标准与规范等议题展开激烈讨论,嘉宾们纷纷各抒己见,以丰富的视角阐述了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业态对康复治疗及产业发展的看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王东川教授主持闭门讨论会 “康复生态链”助力康复医疗生态升级 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单位,成都健嘉康复医院也在会上首次正式发布了“成都健嘉康复生态链”战略品牌,并向第一批战略合作伙伴复星联合健康四川省公司、复星保德信四川分公司、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成渝双城细胞中心、上海卓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泓济安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熙睿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赠送战略合作伙伴纪念品。 成都健嘉康复生态链将以“全链条协同”为内核,打破行业壁垒,构建“预防-诊疗-康复-健康管理”全周期、多主体协同的康复生态系统,实现从“单一机构服务”到“全链资源共振”的质变。从“碎片化治疗”到“生态式康复”,让康复不止于治疗,而是全行业共筑的健康生态圈。 人机智能技术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程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屈云,成都中医药⼤学眼科学院创院院⻓、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院长段俊国,四川省⼋⼀康复中⼼康复辅具中⼼主任刘夕东,厦⻔⼤学医学中⼼翔安医院康复医学科⾏政主任、教研室主任张金龙教授等担任授课专家,吸引全省各康复机构负责人、康复科主任、康复治疗师,以及民营康复机构、康复养老福利机构、康复设备器械制造与销售企业、康复领域运营专家等100余人积极参与。 人机智能技术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程洪教授授课 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健嘉医疗集团首席医疗官、北京健嘉康复医院院长席家宁教授授课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屈云教授授课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作业治疗教研室主任、 会长刘沙鑫教授授课 成都中医药⼤学眼科学院创院院⻓、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院长段俊国教授授课 四川省⼋⼀康复中⼼康复辅具中⼼主任刘夕东教授授课 厦⻔⼤学医学中⼼翔安医院康复医学科⾏政主任、教研室主任张金龙教授授课 成都健嘉康复医院院长王琰教授授课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再一次为四川省康复医疗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识。在“新标准·新内涵·新高峰”的主题引领下,以更加开放、创新的姿态,与行业同仁携手共进,不断探索康复医疗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康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合影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 |